漫游在兴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作者激情四射,诗情满满。在蔡家崖,他感悟“泣血悲歌”的传奇故事,徜徉“不朽的史册纪念馆”,在黑茶山,他瞻仰“有点风化的斑驳的烈士墓碑”,在北坡,他拜谒晋绥分局,于石窑、石径间流连……他为多处景点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所折服、所震撼、所感召,心灵得到了净化,境界得到了提升,灵魂深处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兴來所致,诗如泉涌,于是有了深沉睿智凝炼的《红色晋绥写生》诗文。
诗人也是一个凡夫俗子,他也有柴米油盐的烦恼,有琴棋诗书的向往,有酒色财气的诱惑。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俗与脱俗之间游走,在迷惘中挣扎,在彷徨中前行,承受着信念的模糊和困惑的袭扰。在革命老区兴县,他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有了超凡脱俗的感觉,他体会是“红色土地的余韵,使信仰疯狂”,这红色的土地是路标,是战旗,是篝火,引领人们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心无旁骛,砥砺前行。
作者即行即思,即思即咏,对红色晋绥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同时不断对自身进行反省和反思,体现了一个读书人“兼济天下,独善其身”的襟怀。
红色精神,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英雄气慨!晋绥之所以成为一片红色的土地,就是共产党人在这里点燃了抗日救国的革命火种,保家卫国,抵抗日寇的烽火轰轰烈烈的燃烧,觉悟起来的人们都纷纷拿起了刀枪,奔赴抗日前线,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碧血丹心照汗青”,为国捐躯,血染河山,以“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英勇和执着,用生命和鲜血浸染了这片土地。四八烈士长眠于黑茶山间,晋绥烈士归魂于凤凰山麓,青山不言,壮心不泯,正是催人奋进的“无声”号令!直面革命志士的鲜血和牺牲,每个人内心的五色杂念都不耻一提,烟消云散。、
红色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这里有万世景仰的英雄传奇,得到“永被俗世不俗的人点赞”,成为激励后人的“标杆”。回望这块土地,博物思怀,人人都会惊诧于这片土地上产生的人间奇迹。人们会发现这样的数字,当时,兴县共有九万人口,供养了四万抗日将士。这九万人口中,还有一万青壮年走上抗日的战场,留守的大部分是老幼妇女,加之敌人的“三光”政策,当地的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支持抗日抗战十一年之久,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与奉献。这史诗般的英雄神话,生动的回答了毛泽东的一句话问话: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千百万觉悟起来的群众,他们可以创造史无前例的人间奇迹。他们虽然出身陇亩,大部分目不识丁,真的是庶民百姓,俗人一个,但他们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理清国与家的关系,没有国就没有家,国无宁日,老百姓就无宁时,他们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忍饥挨饿、含辛茹苦,也要奋不顾身、慷慨解囊、倾其所有,为抗日救亡作贡献。正是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才成就了“天翻地覆”开新宇的人间壮举。直面这样的壮举,什么得与失,荣与辱,褒与贬都显得微不足道,也会有恰到好处的取舍。
红色精神,是不忘历史,继往开来的豪迈志向!虽然历史的硝烟退尽,到处是绿意盎然,莺歌燕舞的美景。可是,哪“不朽的史册纪念馆”,那“有点风化的斑驳的烈士墓碑”,正像一块块活化石,纪录着历史的沧桑,书写着正义的篇章,见证着忠诚与信念,刻画着英勇与无畏;虽然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可这红色的土地,到处都凝聚着红色的印记,那崎岖的“甬道”纪录着光辉历程的曲折艰辛,那一抹“残阳”描绘着波澜壮阔的岁月的凄美,“艳菊映衬的雕塑”,是“香气满乾坤”的高洁和“泰山压顶不弯腰”坚挺,“坚硬有骨感的旗帜”彰显着英雄精神的不朽,以及激荡人心的号召力、感染力。这红色精神就似那滔滔不绝黄河水,灌溉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呵护着人们的心田。“忘记过去就意外着背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激励人们弘扬英雄精神,保持英雄本色,创造英雄伟迹!
红色精神,塑造成一面流光溢彩的红旗,引领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标注成一个孜孜以求的标杆,鼓舞着人们树立力量自信,道路自信;不时被“划时代的标志注解”,是红色精神的与时俱进,弥足常新,成为流淌在人们心头、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品读全诗,我觉得有几处圈点:“写生”就是粗线条的勾勒,作者也正是找住最能彰显红色精神的物象,不拘泥与一时一地,全方位扫描,重点聚焦,凸现出英雄本色与红色精神;引入了“俗”与“不俗”的思辨,融入作者的影子,袒露自己的心怀。这样,红色精神对人的影响更有针对性,是有的放矢,作者用了这样的几个关键词,“信仰疯狂”、“拯救”,“复活”“心中升起了太阳”,细读全诗,我们就会理解红色精神对人心灵触及和陶冶,领会红色精神给人的震撼和启迪;诗的扩张力强,要读懂诗,必须去了解那个血雨腥风,惊涛骇浪的岁月,了解那些气壮山河的人和事,这个过程,人们就会有红色精神“润物细无声”的滋润。
愿红色晋绥精神之丰碑永远扎根在晋绥这块沃土上,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冬天里的火)
附天乐诗原文:
《红色晋绥写生》
文/天乐
诗人要是俗了,这个世界就没意思了
其实
俗的生活才真有不俗的诗言
俗的人怎么能有不俗的思想
何谈诗篇
相信俗世吧
造就脱俗和俗的永别
而我永在这窠臼里
挣扎
只有午后的秋光
和红色土地的一点余韵
才使信仰疯狂
对,就在枝丫和川流的车响中
流窜
是一种脉搏的鼓聩和热情的鼓掌
挣救着这个俗世的堕落
于是,子夜在天河的光年里流转
发现了么
其实,那是种泣血悲歌传奇故事的翻版
她才永被俗世不俗的人点赞
插上羽翼飞翔
向往太阳
在不朽的史册纪念馆
和有点风化的斑驳的烈士墓碑前瞻仰
才有尊严和承诺的复活
写下永恒的信念
无愧于青春和时代
或许只有崎岖的甬路才有不俗
或许只有晚秋的一抹残阳才有不俗
或许只有芬芳未败艳菊映衬的雕塑才有不俗
那面坚硬有骨感的旗帜才是不俗
我发现那面不俗的红旗被塑成霞光流彩
光芒万丈
不俗与红色晋绥的标杆
被划时代标志注解
我们发现
东方升起了心中的太阳
编辑:张艳责编:马志伟
来源:兴县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