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名副其实的“95后”,严格意义上说更接近于“00后”,一个爱说爱笑的活泼女孩。此次驰援湖北,她不惧危险,主动请缨,想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来为患者服务。“我觉得医护人员的本质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应该的。尽管全副武装进病房后,双手和胳膊都过敏起红疹、腰贼疼,但也必须咬牙坚持!”
她叫张珂鑫,年出生,家住葫芦岛市绥中县,父母是农民,家里还有个妹妹。她从小就很崇拜医务工作者,穿上白大褂干净利落,最主要的还能够救死扶伤,保护他人的生命健康。因此从陕西省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医院呼吸内科当护士,目前参加工作已经有两年多。
今年春节期间,疫情突然来袭。尽管心里也有些恐惧,但她觉得自己是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面前坚决不能退缩,医院发出号召,她会主动报名参战。结果第二天中午就接到信。“我报名后,全家人都很支持,我不害怕。非典的时候我才六岁,那时前辈们保护我们。现在我长大了,也成了医务工作者。在这次疫情面前,我应该尽最大努力来救治更多的人。”
张珂鑫说,她的男朋友是厨师,得知她要去武汉驰援也很支持,并给加油鼓励。“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对象和我爸妈都以我为骄傲。当时送行时,现场我心里没啥大感觉,后来车走的时候,我看着家人、同事和领导们挥手,我就没忍住哭了。来这这么长时间,我妈跟我说最多的话就是尽自己努力救治更多人,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一个非常爱笑的“98后”小姑娘,轻易都打不哭的她却在剪掉心爱的长头发时难过地哭了。驰援武汉之前,她提前“处理”了头发,节约梳发、戴帽、洗头发的时间。进入隔离病房之前,为防止交叉感染,穿防护服更快捷,她又“咔嚓”几剪刀,换成了假小子头。别人都是剪一次,她却剪了二次,还自诩“小姐姐”也可以变成“小哥哥”!
救人必须要做好自我保护,因此医护人员每天戴口罩、护目镜、穿一层防护服,一层隔离服要全副武装,尤其是两层很厚很难受,加之来回总活动,因此不一会浑身上下就都是汗。此外还必须要穿纸尿裤,7个小时在隔离区,穿脱在1个多小时。为避免上厕所根本不敢多喝水,一天就只想吃一顿饭,基本一天就8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也不上厕所。“我第一次穿隔离服装进去时,有个患者看到我特别激动,一个劲儿的说感谢。当时防护服上边写我的名字,他就不停的念。给我的感觉很是亲切。尽管每次进出病房很累很辛苦,从病房出来出来手、胳膊和脸上都被压出很深的褶皱和印记,双手每次出来起小红疹,但是我都咬牙坚持无怨无悔,毕竟救人于危难就是胜利。”
张珂鑫说,这几天都很忙,几乎没有闲时,将收治的病患名单录入电脑系统,同时充当“传令兵”,在护士站用对讲机和外围联络,口干舌燥的。郁闷和想家时,她就喊几嗓子,再有就是和家人视频聊天来排解。在给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奶奶喂饭喂药时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老人70多岁,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不畅,喂的食物是面包牛奶,还有口服药。当时口服药很多,老人吞咽困难,只能一个一个吃。老人一边吃,我一边鼓励,我记得她吃连花清瘟胶囊的时候喝了四口水才吃下去一粒药,20多分钟才吃完,我给老人一个大大的赞。”
采访当天,她和同事曹阳一个班进的隔离病房,已经连续工作8小时,在病区内来回不停地巡查,测体温、看仪器、记数据。进病区之前根本不敢喝水,现在特别渴,手和胳膊还过敏起了红疹子,拿不住笔直在抖,还有就是腰贼疼。护目镜起雾都是哈气看不清东西,有点着急。“那些患者又不停地喊着我的名字,表达对来自辽宁‘白衣天使’的尊敬和感激,我心里也是挺激动,温暖和力量油然而生!”
尽管工作都很累也很辛苦,但张珂鑫每天很乐观坚强,也很骄傲。“很多人问我怕不怕?我不害怕,没啥可怕的,以前是全世界保护我们‘95后’,现在轮到我们来保护全世界,我们一定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全力撑起现在的中国。如果将来我结婚生了孩子,我会告诉他,妈妈年轻时在雷神山打过怪兽,让他成为全班最靓的仔!最后我想对家人和牵挂我的人说,我在这一切都好,我会照顾保护好自己,也绝不会给家人丢脸的,我也希望并坚信,中国必胜。”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