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引领下,我省残奥运动员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上展现着自信自强的风采,谱写了友爱与希望的篇章。
残奥运动员面对记者采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站上赛场,就已圆了我的梦!”对于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来说,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他们的拼搏故事都将唤起全世界对残疾人的尊重与关爱,激励更多人参与体育、享受运动。
“我想更多地挑战自己、证明自己”
人物:刘思彤女子高山滑雪选手
刘思彤记者卢立业摄
年平昌冬残奥会,刘思彤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高山滑雪项目的比赛。初征冬残奥会,她就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虽然没能登上领奖台,但对于一位刚刚转练滑雪才两年的运动员来说,能够顺利完赛就是巨大的胜利。离开平昌,刘思彤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高山滑雪,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争创好成绩,为祖国争光。”
年,刘思彤出生于葫芦岛市绥中县,4岁时因车祸导致右腿截肢。年,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辽宁省手摇自行车队,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
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后,刘思彤很快就在全国大赛上获得手摇车项目的 。年,她放弃了曾经获得的荣誉和心爱的手摇车,义无反顾地开始人生新的追梦之旅。“我想更多地挑战自己、证明自己,所以义无反顾地改练高山滑雪。”刘思彤说。
隔行如隔山。对于从未接触过滑雪的刘思彤来说,要想轻盈地在雪道上滑行异常困难。初练滑雪时她吃尽了苦头,无数次摔倒受伤,身体出现淤青红肿是常有的事。跌倒了再爬起来,凭着一股不认输的倔劲儿,她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滑雪本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思彤的所有努力终于在北京冬残奥会得到了回报。目前,高山滑雪项目的赛程已经过半,这位爱说、爱笑的绥中姑娘已经获得两块铜牌、到手两个“金容融”。“每晚,我都会抱着我的‘金容融’睡觉。”刘思彤笑着说。
“训练时腿摔断了都不知道”
人物:毛忠武男子越野滑雪选手
毛忠武
3月6日,辽宁选手毛忠武在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夺得一枚宝贵的银牌。这枚银牌,是对他几年来顽强拼搏的 褒奖。
“越野滑雪项目特别具有挑战性。刚上雪的时候啥也不会,上坡时手臂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每次下坡都摔得特别惨。虽然室外零下 十度,但头上的汗一直往下滴,瞬间就冻成冰了。”毛忠武回忆说,“有一次训练不小心摔了一跤,腿肿得很严重,医院检查才发现把腿摔断了。”
今年36岁的毛忠武是一名有天赋的运动员。21岁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毛忠武下半身截瘫。在家人的鼓励下,身残志坚的他加入了大连市轮椅竞速队,并多次参加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
一次偶然的机会,毛忠武了解到坐姿越野滑雪这项运动,并决定改项越野滑雪。“我从小就很喜欢滑雪这项运动,轮椅竞速和越野滑雪项目有很多相似点,基本都是用胳膊的力量前进,很考验耐力。”毛忠武说。经过不懈努力,毛忠武在年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越野滑雪比赛上一举拿下四项 。
“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出征冬残奥会前,毛忠武给自己定下这样的“小目标”。如愿斩获一枚宝贵的银牌后,他还要参加越野滑雪短距离、中距离的比赛,“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毛忠武说。
“顺利滑下去就是胜利”
人物:孙鸿胜男子高山滑雪选手
孙鸿胜记者卢立业摄
孙鸿胜是一位高山滑雪运动员,每一次顺利冲过比赛终点,延庆“雪飞燕”的观众席上都会为他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在众多运动员中,孙鸿胜是最特殊的一位——无臂选手。面对观众的掌声和外国运动员、教练员的“点赞”,他只能用点头回应。“每次从起点成功滑下来,我就特别地高兴。”孙鸿胜说,“以后不管我做什么,这次参赛经历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孙鸿胜来自大连庄河市,6岁时因一次电击意外失去双臂。虽然没有了双臂,但他慢慢学会了用脚做家务、用脚看书写字……年孙鸿胜进入游泳队,不久后就在国内大赛中崭露头角。
天性勇敢、勇于追梦的孙鸿胜,在年作出了人生中 的一个决定——告别泳池,拥抱滑雪,而且是难度极大的高山滑雪。
改项,说起来容易,练起来难。“因为我没有手臂,所以很难控制雪板和重心,在超高速情况下如果雪道不平稳,单凭我的身体很难压住雪板,巨大的反弹力就会让我失控。”谈及此前遭遇的种种困难,他总是轻描淡写。
由于没有双臂平衡身体,孙鸿胜在进行飞跃动作时很容易被侧风吹倒,摔出赛道是常有的事,“所以,顺利滑下去就是胜利!”
站上“雪飞燕”赛道,孙鸿胜大吼一声,疾驰而下,顺利完赛。此刻,孙鸿胜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也以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姿态激励着所有人,让世界见证体育的力量。
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编辑: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