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汉·“阳乐县”
东汉时期(公元25—年),绥中地区隶属于幽州辽西郡,辽西郡的郡治为阳乐县。东汉应劭所著《地理风俗记》称“阳乐故燕地,辽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公元前年)置”。据辽宁省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王绵厚等人考证,辽西郡郡治阳乐县故城就是今天绥中县城北腰古城寨村的汉代古城。由此确定绥中地区的建置之始为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年)建置的阳乐县(今高台镇腰古城寨村),也是绥中地区的建城之始,距今已经年。
年出土于绥中县高台镇黑水台村的东汉“军假司马”印
二、东晋·“集宁县”
东晋前燕时期为鲜卑族慕容氏所建,先属平州成周郡,后属平州昌黎郡“集宁县”(治今前所镇)。后燕和北燕时期属平州乐浪郡。
三、唐代·“来远县”
唐贞观十年(年)以乌突汗达干部落置为“威州”(治今前卫镇),咸亨(—年)中改为“瑞州”,州治“来远县”(治今前卫镇)。万岁通天二年(年)契丹攻陷营州(今朝阳市),瑞州(今前卫镇)等州县内迁至幽州。
金代来宾县里堠碑拓片
四、辽金·“来宾县”
辽圣宗太平元年(年)以女直五部饥荒来归附,在瑞州故地置“来州”以居,州治“来宾县”(治今前卫镇)。
五、金代·“宗安县”
金代天德三年(年)改来州为“宗州”。明昌六年(年)改来宾县为“宗安县”。
六、金代·“瑞安县”
金代泰和六年(年)宗州更为瑞州,宗安县改为“瑞安县”(治今前卫镇)。
七、元代·“瑞州”
元代初属辽阳行省北京路“瑞州”(治今前卫镇),后改属大宁路瑞州。
八、明代·“前屯卫”
明代《辽东志》载广宁前屯卫山川地理图
明代洪武二十五年(年)置辽东都司广宁前屯卫(治今前卫镇),下辖前、后、左、右、中五个所。宣德三年(年),在前屯卫急水河堡增置中前千户所(治今前所镇),在前屯卫杏林堡增置中后千户所(治今绥中镇)。
明代广宁前屯卫指挥使司印
明代中前千户所城(今前所古城)西门瓮城
九、清光绪·“绥中县”
清代满汉双文绥中县印
清代康熙三年(年)设锦州府宁远州(治今兴城市),在中后所设巡检分司。乾隆十七年(年)改巡检为州判,乾隆四十一年(年)复改巡检。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年)分宁远州六股河以西界设绥中县,治于中后所(今绥中镇)。“绥”为安抚绥靖之意,“中”即指治地原名“中后所”,“绥中”取意为永远安宁的中后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