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敢与山海关PK的界岭口

北京哪家痤疮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80.html

俯瞰界岭口村九宫格建筑布局。与驰名中外的山海关相比,界岭口显得“名不见经传”。

界岭口东月城,墙体斑驳,弹痕累累,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它曾经沧桑的历史。

年9月7日界岭口长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0年立界岭口村碑

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界岭口村碑

村碑背面为光绪五年《永平府志》界岭口关介绍

04年界岭口村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雄伟巍峨的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城楼,有谁会知道它与界岭口曾经是“哥们儿”?

清末日本人拍摄的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驰名天下,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但是在秦皇岛境内还有一个地方在历史上堪与山海关媲美,那就是抚宁区大新寨镇界岭口村。

谷歌地球界岭口村地形图,两山夹一沟,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是明朝与蒙古部族沟通交往的咽喉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界岭口村位于抚宁城区北部37公里处,两山之间有洋河流过。因位于青龙县隔河头乡界岭(又名十八盘)下而得名。所谓界岭,并非是抚宁县与青龙县的“交界之岭”之意,而是蒙古驻牧地与明王朝的分界线。

界岭口关东月城、东顶全景

界岭口东月城郑严摄从满脸的褶皱就看出岁月的沧桑感

洋河静静地从村西流过,绿树倒影,湖面如镜,风景如画。

界岭口东顶,居高临下,监视着界岭口。

界岭口古老的商业街

旧提调公署

由于历史久远,走近界岭口村,文物俯拾即是,仿佛进入一座天然的文物博物馆。在一户院墙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太山石敢当”。“太山”,同“泰山”。石碑高三尺三寸,立于十字路口、交叉口。古人认为这些地方有煞气、邪气,立“太山石敢当”石碑有镇宅驱邪的作用。西汉史游《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说:“卫有石蜡、石买、石恶,郑有石制,皆为石氏;周有石速,齐有石之纷如,其后以命族。敢当,所向无敌也。”颜师古认为,石是姓,“敢当”为所向无敌意。清朝初年著名学者王士祯(号渔洋)《夫于亭杂录》:“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我觉得,“当”应该是“挡”的意思。《康熙字典》说“当,《广韵》:敌也。”界岭口这户人家立这块石碑说明他们家祖先是从山东泰安一带迁过来的。

在关城创建时间上“先有界岭口,后有山海关”

界岭口与山海关同岁,从生日上看,界岭口是“大哥”,山海关是“小弟”。界岭口建关比山海关还早八个月。

清末畿辅舆图抚宁县界岭口关图

清光绪三年《抚宁县志》界岭口古关堡图,东西月城之间有水栅栏,洋河水穿栅栏而过。东顶、西顶像两把钳子一样,控制着界岭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从界岭口西顶向东顶眺望(网友图片)

这是我搜集到的年前后美军绘制的一张界岭口地图。界岭口可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啊!那叫战略要地,要滴,要滴!“界岭口”的英文名字叫chiehlingkow,chieh-ling-kou,chienlingpass(邮政拼音),而不是现在的汉语拼音jielingkou。查找英美早期报刊需要输入这个名字,否则查不到。

界岭口所处的地势山形决定了它的军事战略地位。山海关角山山脉向西北延伸至祖山、响山,蜿蜒至背牛顶,经箭杆岭至界岭口,由此再向西延伸至黑龙山、河口与卢龙山脉接壤,形成一道天然的军事屏障。由于此处山势较缓,界岭口之内是一马平川,物阜民丰,蒙古铁骑多于此攻入内地烧杀抢掠。明朝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后,攻取元永平路。为防止北元蒙古部族入境抢劫,洪武十四年(38年)正月,大将军徐达创建界岭口关,派兵把守。

魏国公、征虏大将军徐达画像

《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四年正月辛亥,大将军徐达修建界岭口等三十二关。

《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丁亥朔。辛亥(二十五日),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明何乔远编《名山藏·臣林记·徐达》记载:“洪武十四年,故元平章乃儿不花寇永平,指挥刘广死焉。命与汤和、傅友德往讨。既至,修永平界岭三十二关。”

而山海卫置于洪武十四年九月。《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朔。甲申(初三日),置北平山海卫指挥使司。”当时的“山海关”即为镇东楼(天下第一关)的东门,大将军徐达将设在今抚宁区榆关镇的“榆关”之“关”移驻于山海卫城,负责稽查过往行人,故而山海关别称“榆关”。

《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四年九月甲申,设置山海卫,又设山海关(镇东楼东门)。

明嘉靖十四年詹荣编纂《山海关志》山海关记载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九门口义院口箭杆岭界岭口青山口桃林口图

为什么要修界岭口、山海关呢?

洪武十三年(年)冬十一月,北元平章完者不花、乃儿不花率数千骑兵,入犯桃林口,永平卫指挥佥事刘广仅率四十余骑出击迎敌,因寡不敌众,阵亡。千户王辂身负重伤,秘密派遣明军在山海关、界岭口等处设伏兵,截断敌兵归路。敌至,伏发,乃儿不花逃遁,生擒完者不花。正是这一次战斗使明朝廷认识到了山海关、界岭口的重要价值,先后修建关隘。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洪武十三年冬十一月,北元平章完者不花和乃儿不花入犯桃林口记载。

《明太祖实录》洪武十三年冬十一月北元入犯桃林口的记载,透露了修建界岭口、山海卫的历史缘由。

《明太祖实录》:“洪武十三年冬十一月丁亥朔。乙未(初九日),魏国公徐达还自北平。丙午(二十日),故元平章完者不花与乃儿不花率胡骑数千,入桃林口,寇永平,掠民赀畜,指挥刘广率兵御之。时步兵多,骑兵少,广令步卒继后,独率四十余骑先至城北三十里蔡家庄,遇胡骑千余,即迎击之。兵少不敌,后军又不继。胡兵射广中马,马惊仆地,遂被杀,左右多战死,千户王辂被伤,褁创临阵。会后军至,阴令部下先分兵伏迁民镇(今山海关)、界陵(“界岭”的笔误)等处,邀其归路;又分兵出燕河夹击之。胡兵败走,辂乘胜追至迁民镇,伏发,擒完者不花以归,乃儿不花遁去。广,蕲之罗田人。洪武初,从征北,克永平,以广为指挥佥事,镇其地。广有胆略,善弓马,遇敌尝提双刀,出入阵中,人莫御者,军号‘双刀刘’。后以功升指挥同知。尝病,且殆语人曰:‘战阵死王事,吾志也!’居牖下,死儿女手,岂吾愿哉?’至是以战死上闻而惜之,遣使敕永平府传送其丧至京,以钞百锭赐其家,长子荣先为城门都尉。至是袭广职。未几亦病死。上念广之功,复命其次子贵袭职使,镇守狭西之岷州。”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洪武十三年冬十一月乙未,徐达还。丙午,元平章完者不花、乃儿不花犯永平,指挥刘广战没,千户王辂击败之,擒完者不花。”

洪武十五年(38年),各关口派兵驻扎。《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五年九月丁未朔。丁卯,北平都司言: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堠,控守要害,然后可以詟服胡虏,抚辑边氓。按所辖关隘曰一片石,曰黄土岭,曰董家口,曰义院口,曰箭杆岭,曰孤窑儿,曰刘家口,曰河流口,曰徐流口,曰冷口,曰界岭口,曰青山口,曰干涧儿,曰桃林口,曰重峪口……。凡二百处,宜以各卫校卒戍守其地。诏从之。”

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有关界岭口、山海关记载。(因昌黎县境内没有驿站等驿传机构,界岭口关夫役、粮饷等费用由昌黎县负担,故曰“在昌黎县界”。明洪武六年十二月,因蒙古兵入犯,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瑞州即今辽宁兴城、绥中、秦皇岛市山海关、海港区一带,将这一带老百姓迁徙到今唐山滦州市、滦南县一带,将山海关以西地区划属抚宁县管辖)。

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中界岭口和山海关的记载。

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星星谷关(今猩猩峪)至界岭口关、台头营图

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界岭口、罗汉洞、青山口关图

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东胜寨、干涧口(今干涧村)、重峪口关图

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梧桐谷、桃林口关、永平府城(卢龙县城)图

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界岭口记载。

弘治十三年(年),巡抚顺天等处都御史洪钟重修。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记载:“界岭口关,在府治东北一百二十里左右,山上旧有砖城二座,山下有石城,城边有关,新砌以砖,券门二空,周围一十二丈三尺,高四丈一尺。”

明初在此设界岭口巡检司(主要职能是盘查过往行人,缉拿奸细、逃脱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洪武八年迁于天马山南麓(设马头嶷堡,今李家堡子、曹家堡子、白家堡子)。《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八年九月戊午朔。壬寅,曹国公李文忠奏徙永平府抚宁县洋河海口巡检司于兔耳山,界岭口巡检司于马头崖寨。从之。”“马头崖”,蓟镇总兵戚继光题写“天马山“后改称“天马山”。

正统十三年(年)十月,抚宁卫在界岭口设粮仓。《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三年冬十月甲寅朔。乙丑,省直隶抚宁卫仓设界岭口、刘家口二仓,俱置大使、副使各一员。从通政司右参议邹来学奏请也。”

《明宪宗实录》成化八年设罗汉洞的记载。

罗汉洞长城关口

石碑沟村北罗汉洞关口里为关寨遗址

成化八年(47年)设罗汉洞关寨。《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八年春正月戊戌朔。丁卯,设罗汉洞关寨,调抚宁、卢龙、东胜左三卫官军六十余人守之。洞在永平府界岭口关西八里,其外山势坦漫,地连松林,站大冲,谷无险可恃。镇守永平、山海等处太监龚荣等以闻,故有是命。”

明刘效祖撰《四镇三关志》台头路界岭口提调下

万历四年刘效祖编《四镇三关志》记载:“台头路界岭口下:罗汉洞(弘治十三年建,平缓,通众骑,极冲)、界岭口关(洪武年建,通大川,平漫,通众骑,极冲)、箭杆岭关(弘治十三年建,通单骑,缓)、中桑堡(洪武年原为桑岔、中庵二堡,共一处,总名中桑,通步,缓)、星星谷堡(洪武年建,马思岭通山墩,通单骑,冲;余山通步,缓)。边城四十二里(嘉靖三十年创修,三十六年、三十八年、隆庆元年增修)。附墙台一十九座(嘉靖三十年创建,四十三年增修)。空心敌台六十四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节次建)。”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台头路参将下辖界岭口、青山口二提调。提调官,明朝镇戍军中的低级军官,负责分守一堡,品秩低于守备、备御。

《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三年(年)五月丁卯朔。戊辰,命永平卫指挥佥事谷震提调界岭口等关。”嘉靖十九年(年),界岭口关设提调官,嘉靖四十年(56年),又建提调公署于此。界岭口提调,原属燕河路管辖,隆庆三年(年),戚继光奏设台头路,青山口提调、界岭口提调改属台头路参将管辖。明李东阳编纂《大明会典·镇戍·将领》记载:“蓟州镇:台头营参将,隆庆三年将永平游击改设参将,移驻台头(营)。所属界岭口、青山口二提调。”

万历四年刘效祖编《四镇三关志》记载:“台头路游击:隆庆二年(年)设游击一员,分守青山、界岭口二提调地方。”“界岭口提调,嘉靖十九年(年)设;界岭口提调公署,嘉靖四十年(56年)建于本口城。”

隆庆初年,又增设界岭口守备。蓟辽总督谭纶《谭襄敏奏议·防秋事竣谅功举刺疏(隆庆三年十二月望日题)》记载:“臣等又查得界岭口守备谷承功才识兼合,谋勇兼资,改官极冲之边,绝无怨言,又能力终其事,并任两关之责,曾无难色,亦且耻言其功,防变则色色俱备,处事则井井有条。……守备谷承功、提调王轸、陶世臣、章延廪,遇有防游员缺,破格擢用。”

《明穆宗实录》记载:“隆庆四年二月己亥朔。壬戌,升界岭口守备指挥佥事谷承功署都指挥佥事,充游击将军,管台头营参将事。”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三十三年五月甲戌朔。丙申,升蓟镇界岭口守备叶维新为总镇标下中军。”“万历三十八年六月甲戌朔。丙子,起升原任界岭口守备杨宠为河间领军游击。”

《明熹宗实录》记载:“天启三年三月辛卯朔。升蓟镇界岭口守备曹应登为山东都司佥书。”“天启三年七月己丑朔。壬寅,升界岭口守备曹应奎为都司佥书,照旧管事。”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永平府抚宁县》记载:“界岭口关:县北七十里。其东南十里,曰双岭儿。又南十里,曰郭家庄。又十里即台头营也。嘉靖三十七年,土蛮犯界岭口,官军拒却之。今有关城,为戍守要地。”

清光绪三年《抚宁县志》记载:“界岭口城,在县东北七十里。口有山曰东顶、西顶,两顶相对,高耸入云。旧城在两顶之下,中隔一水,分为东西月城。东月城自东顶蜿蜒而来,东面狭,不足丈数;西面百二十步,有门,有衙署,有民居。南面三百二十七步,北面三百九十一步即边城,统计周二里零一百十步。西月城由西顶蟠绕而下,多树木,无民居。西面狭,不足丈数,东面七十八步,有小水门,南面二百十步,北面百八十四步即边城,统计周一里零百十二步。自康熙元年设把总一员,马兵一名,字识一名,守兵十四名,兼管青山口、河口、重峪口、冷峰口汛地。东至箭杆岭二十五里,砖城,高三丈五尺,周三百七十五丈四尺,西门有楼。”

满清入关后,虽然内外皆是满清的天下,但仍然派兵驻守,顺治六年将守备改为操守,康熙元年又改为把总。清康熙二十一年《抚宁县志》记载:“界岭口关,原设守备一员。顺治六年(年)改操守一员,康熙元年(66年)改把总一员,属燕河路。目兵五十名。边路拨:界岭口,东南至双岭儿十里,西接青山口二十里,马军四名。”

光绪三年《抚宁县志》记载:“界岭口守备,顺治六年改操守,康熙元年改把总,属燕河营都司,辖马兵三名,守兵三十七名。”界岭口巡防区设5个关口,防线5里,设把总一员,兵名,计名。

民国二十一年《抚宁县志料》记载:“界岭口,在抚宁县东北七十里。口有山曰东顶、西顶。高耸入云,中隔一水,俨如削壁。长城蜿蜒,随山坡而上下。在此设关机,势极为雄壮。仅旧城在两顶之下,分为东、西月城。今已毁于暴洪,尚崔巍存在耳。”

清光绪初年,在此设界岭口堡,管理当地民政事务。光绪三年《抚宁县志》记载:“界岭口堡并所管各村民户一千三百四十,男口四千五百九十,女口二千一百一十。界岭口(距城七十里)、口外山沟(八十里)、王家沟(六十五里)、贾家沟(六十五里)、郭家场(六十二里)、罗家沟(七十五里)、陈家庄(五十里)、柳树沟(七十里)、四边上(七十里)、西峪沟(六十五里)、箭杆岭(六十五里)、落林峪(六十一里)、陈化家庄(六十里)。”

民国以后,改设界岭口乡。民国二十一年《抚宁县志料》:第十七乡界岭口辖界岭口底下、老沟、十八盘岭后。

年5月,此地属抚宁县第二区(大新寨)柳树沟乡。96年7月柳树沟乡撤销,改属大新寨区王家沟乡。

年月,王家沟乡撤销,并入双岭乡。

年月,双岭乡撤销,归属大新寨镇。

界岭口战事多于山海关,而且争夺激烈

明代长城边外界岭口与朵颜卫、鞑靼部族驻牧地示意图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界岭口关:三十三关,此为最要。”隆庆元年以前,界岭口关属燕河路,隆庆三年戚继光奏设台头路后,改属台头营参将管辖。

界岭口关独特的地形地势就决定了它与战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几乎每次大的战争都涉及到界岭口。因此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清顾祖禹编著《读史方舆纪要》均称(蓟镇)“三十三关,此为最要”。整个明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界岭口关难守易攻,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界岭口边外即是朵颜卫的游牧领地,距蒙古驻牧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和呼和浩特仅五六百里地。明代是辽东蒙古察哈尔部落和朵颜三卫以及后金兵入犯永平府的必经之路。在整个明代00多年间,山海关始终没有被敌军攻破过,只有崇祯十七年四月吴三桂献关降清,清军才得以进入山海关。

《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九年春正月辛亥朔。辛未(二十一日),命成国公朱勇、兴安伯徐亨、都督马亮、陈怀等分统兵出境剿贼。时兀良哈三卫达贼虽阳朝贡,屡寇辽东、延安边境。上怒其反覆不常,命勇同太监僧保出喜峰口,恭顺侯吴克忠佐之;亨同太监曹吉祥出界岭口;亮同太监刘永诚出刘家口;怀同太监但住出古北口,各将兵万人,约至黄河、土河两叉口等处会合辽东及各处军马,探贼踪迹,搜捕剿杀,期于殄灭,仍戒勇等所将皆精锐亲兵,宜加抚恤,毋得私役,违者罪之。”

《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六年夏四月辛亥朔。丙午(当为“丙子”,二十六日),虏入蓟州界岭口等关,官军死者四十人,马以百数。兵部奏请究治镇守太监赵永、总兵官李铭等罪,命宥永、铭而下参将王宣等七人于狱。”

《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二年八月戊戌朔。壬子(十五日),虏入界岭口,总兵官马永等督兵追袭,斩首五颗,获马五匹,夷器六十六件,夺回被虏军余二名。”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嘉靖三十七年九月,虏六七千骑攻界岭口黑峪驮,零贼由驮间路入,天雾迷道而出。攻界岭口及罗汉洞,其零贼数百骑自驮间路入,天雾,窥山无道,南望皆大洋,惊骇,仍奔旧口出。副总兵马芳堵截,百户夏时霖阵亡,以堵截功钦赏(蓟辽总督、兵部左侍郎)王忬等金币。”

《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七年十月甲辰朔。壬申(二十九日),北虏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建昌副总兵马芳御之,虏不得进,乃分骑潜犯黑峪墩,因掠边山等处,游击崔桐不能御,把总冯时雍死之。其明日有二百余骑还奔界岭口。芳及总兵欧阳安、游击时銮等力战败之,擒三人,斩首三十八级。总督王忬以闻,上命赏忬安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芳荫一子,原卫所总旗銮等升一级,桐降二级,时雍等升袭二级。及其余赏赎,逮问有差。”

《明史·马芳传》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

张佳胤著《张居来集》“界岭北望”诗

界岭北望

张佳胤明蓟辽总督、兵部尚书

北望成瓯脱,霜空一岭横。

野烟胡骑猎,寒柝戍楼声。

峰刺高天近,云量巨谷平。

微茫山尽处,当日大宁城。

张佳胤(56—),字肖甫、肖夫,号崌崃山人,重庆府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万历十一年任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曾遣部将李成梁屡破鞑靼插汉儿部,以功连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衔。万历十六年病逝,年六十二,追赠少保。天启初年,追谥襄宪。张佳胤工诗文,为明文坛“嘉靖后五子”之一,著有《崌崃集》。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永平道刘景耀界岭口诗

界岭

刘景耀永平兵备道

界岭连云际,阳河入海流。

山川胡地近,风雨汉宫秋。

处处严烽火,朝朝逐马牛。

谁怜汉飞将,白首不封侯。

界岭正关楼得才字

刘景耀

城头碣石郁崔嵬,倚槛春风塞外来。

三辅河山时对酒,九边烽火共登台。

秦皇岛上仙云散,姜女祠前古月回。

莫道书生无侠骨,毛锥元负佩刀才。

刘景耀(--),一作刘景曜,号嵩曙,河南登封人。天启二年进士,历官大城知县、兵部车驾司主事、员外郎。崇祯六年出任永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佥事。为人耿直,崇祯十年四月,总监太监高起潜行部,永平道刘景耀耻行属礼,被降三级。景耀愤然辞官回乡。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山东,朝廷启用刘景耀为山东巡抚,上任七个月而病逝。

光绪三年《抚宁县志》抚宁举人宋赫箭杆岭禅刹诗

将往花果山,憩箭杆岭禅刹

宋赫抚宁举人

旧是屯兵处,今余祗树林。

碑残怜字剥,城仄逼山深。

草色依禅榻,秋风动客襟。

欢言得所憩,空翠落庭阴。

宋赫,字东野,抚宁县台头营野各庄人。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著有《东野诗草》。许多诗作被收录到清陶梁编《国朝畿辅诗传》、民国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

界岭口失陷与戚继光北调蓟镇

罗汉洞旱水关(“野驴队”摄于03年4月6日,选自“野驴队的博客”)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隆庆元年九月,土蛮入犯界岭口,入抚宁、卢龙、昌黎、乐亭等县大肆杀掠。

隆庆元年(年)秋九月,蒙古察哈尔部图们札萨克图汗(明人称“土蛮汗”)率十万之众从界岭口罗汉洞入境,杀卢龙、抚宁、昌黎、乐亭一万二千五百余人。十月初,在石门寨傍水崖,遭遇延绥游击张臣、蓟镇游兵参将董一元等明军截杀,蒙古兵大败,损失惨重。后从义院口、花场峪等关逃回老巢。

《明穆宗实录》关于界岭口、石门寨傍水崖战斗记载。

《明穆宗实录》:隆庆元年十二月,朝廷追究界岭口失事责任。

《明穆宗实录》记载:“隆庆元年九月壬子朔。壬申(二十一日),虏酋土蛮寇蓟镇,由界岭口、罗汉洞溃墙入,大掠昌黎县。兵部以闻。上命蓟辽总督刘焘、总兵李世忠、巡抚耿随卿率兵东御土蛮。上以虏寇深入,谕兵部募有能力战破敌者,如嘉靖四十二年故事,重加升赏。兵部乃议,不拘军民壮,大凡遇零寇斩首一颗者升一级,不愿升者赏银五十两,其鏖战大敌,擒斩一名颗者升二级,不愿升者赏银一百两。所得虏中财物尽赐之。其斩获大小头目如土蛮等不在是例。上命悬格蓟镇,他镇不得比焉。乙亥(二十四日),总兵官李世忠引兵东援永平,与虏遇于抚宁南李家庄,斩首五千级。总督刘焘以闻。上命申严号令,宣布赏格,督励将士速行驱剿,以靖地方。”“隆庆元年十月壬午朔。丙申(十五日),以界岭口失事下保定都司吴光裕、永平游击胥进忠狱,以参将刘乔寿、备御杨腾代之。”“隆庆元年十二月辛巳朔。己巳(应“乙巳”,二十五日),刑部、都察院上九月中虏寇蓟镇诸臣功罪状,升赏黜罚有差。始,虏攻界岭口,入罗汉洞。时七路分守诸将都司吴光裕等俱无御之者,而守墙军亦遁去,以故虏得溃墙入,进蹂昌黎、抚宁、乐亭、卢龙间,其所杀掠焚火毁不可胜计,游骑至于滦河,京师震动。虏入已三日,总兵官李世忠始率宁夏副总兵杨祯、延绥游击张臣、辽东游击王有臣、钱胜等东援至。时虏已退遁李家庄,世忠猝于虏遇,为虏所围,偶一贼突出,驰我营中,火器殪,勇气少挫。而总督刘焘、巡抚耿随卿亦督发诸将追袭。辽东总兵王治道率参将王忻等入关策应。虏见我兵四集始解围北去,欲从旧路出边,知有备乃折而东。我兵追至平山营。辽东巡抚魏学曾亦入驻山海关,遣参将李成梁、游击郎得功率兵于治道会虏,遂由义院口出。会天大雾迷失道,堕捧捶崖中,人马相枕藉,死者甚众,诸军争取虏首效功。而世忠所上虏首多伪者。至是御史按验云,实七百二十有余级,具以状闻。法司会吏、兵二部议覆:焘于随卿,职司既有分总,信地又有东西,罪难概论。世忠既不能固守,又诈冒首功,罪难轻贷。其余将吏各分别功罪上请。上初怒,欲尽诛领兵诸将吏,既以其颇有斩获功,乃降焘二级听用,黜随卿为民,世忠发戍,光裕等下御史按问。升诸有功治道署都督同知,学曾右副都御史,参将罗瑞、董一元、游击张臣、郎得功、尚智各二级,赵臣等各一级,仍各赉以金币。”

《明穆宗实录》记载:“隆庆二年五月庚戌朔。甲寅(初五日),治蓟镇失事罪:保定奇兵营都指挥吴光裕、把总王命臣、游击将军胥进忠,各论斩;提调义院口指挥奚伟、提调界岭口指挥徐从义、参将张功、游击将军钱胜、刘继先等发边卫充军。”

《明穆宗实录》:隆庆元年十月,朝廷召福建总兵官戚继光北上,协理京师戎政。隆庆二年二月,以署都督同知任神机营副将;五月,诏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练兵事务,节制四镇,与总督同。隆庆三年二月,以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总兵官。三月,晋升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戚少保年谱耆编》有关戚继光北上的记载。

明戚国祚等编《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隆庆元年冬十月,“诏召回京,训练兵马。俺答(东蒙古土默特部酋长)数犯山西,是秋长驱破石州。而土蛮同时入寇,蓟镇昌黎几不保。帝集廷臣,议以‘蓟为畿辅重地,今虏势猖獗,谁能锁钥北门?’陕西道御史李叔和题上《荐举边材疏》称‘福、浙总兵戚某,协谋练兵,所向无敌,应代蓟镇总兵之任,训练雄兵,迅扫狂胡,以伸华夏挞伐之威。’给事中吴时来并请召广西总兵俞大猷。部覆:‘戚某与谭纶向在福建,文武相资,练兵御寇,立有成效,应取回京,共修戎政。’奏入,帝曰:‘朕在邸已知之矣。念东南新定,不果召。今速召戚某与谭纶回京,训练兵马,以备缓急之用。’于时诏下,而闽省当事者谓:‘匈奴虽强,汉数能得志,其力臣则不过卫、霍数人已耳。彼或却兵法不用,徒以天幸得完。今大将军兼总闽、浙,驱岛夷而复郡县,兵以节制闻,而何论卫、霍也。假令受西北事,顾安所决策哉。’”

《明穆宗实录》:“隆庆元年十月壬午朔。甲申(初三日),以昌黎、乐亭、抚宁、卢龙县等处被虏残破,命巡按御史王友贤禁攘夺掩骸胔。乙未(十四日),召福建总兵戚继光入京协理戎政,令总督蓟辽都御史刘焘回籍听勘。先是虏入永平,焘报功不实,给事中陈瓒等劾奏焘,荐继光,故有是命。”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隆庆元年九月,东虏土蛮十万攻入界岭口,由台头四出杀掠焚伤。据勘被杀万二千五百余人。虏由恶木林犯界岭等口,为炮伤退,续二三万,各抱桲栳叶一束填崖即平,援拥上墙杀军六人。拆河岭等空边墙二十九处,入杀百户金銮等,并军三百六十余人。次日开营杀掠抚宁、卢龙、昌黎、乐亭各县、卫、屯、社。据勘,此番杀人卢龙五百余,抚宁五千余,昌黎七千余。”

《明史·鞑靼传》记载:“隆庆元年秋,三卫勾土蛮同时入寇,蓟镇、昌黎、抚宁、乐亭、卢龙,皆被蹂躏。游骑至滦河,京师震动,三日乃引去。诸将追之,敌出义院口。会大雾,迷失道,堕棒槌崖中,人马枕藉,死者颇众,诸将乃趋割其首。”鞑靼,元朝灭亡后,退居大漠的蒙古部族出现内乱,蒙古部族分化为西部的瓦剌和东部的鞑靼(东蒙古,成吉思汗后裔世袭可汗,仍沿袭蒙古大元国号。后贵族鬼力赤杀死蒙古可汗坤帖木儿,自立为可汗,去“大元”国号,改称“鞑靼”),两部长期仇杀。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隆庆元年界岭口、傍水崖之战记载。

《明史?戚继光传》记载:“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以蓟门多警,请召(俞)大猷、(戚)继光专训边卒。部议独用继光,乃召为神机营副将。会谭纶督师辽、蓟,乃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专属继光训练。帝可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隆庆三年),乃命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

朵颜卫地处长城边外,名义上为明朝的“属夷”,驻牧于大宁卫(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境内),通过与鞑靼(东蒙古,成吉思汗后裔,驻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联姻,结成了军事同盟。一旦朵颜卫向明朝“索赏”不得,就勾结鞑靼入境抢劫。大宁卫距离界岭口四百里。万历初年,朵颜卫时常入犯蓟镇,总兵戚继光出边御敌。万历三年,戚继光部将擒获了朵颜卫都指挥佥事长秃(左都督长昂八叔、都指挥佥事董狐狸八弟),长昂、董狐狸率部族三百人叩关款塞,发誓永不再犯,戚继光义释长秃,臣服了朵颜部落。

万历元年(年),戚继光在界岭口驻防,时值朵颜卫侵扰喜峰口。戚继光出界岭口,大败朵颜卫。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万历元年戚继光出界岭口御敌记载。

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万历元年五月,总兵戚继光由界岭口出剿喜峰贼夷,获功全师而归。课报喜峰贼夷屯住界岭儿,待砖难等同犯。总理筹之,俟齐则并力乘其方至,而迅雷一鼓矣。乃图列险要,令南北诸将分道而进。暮由界岭口出关,期黎明进营围剿,虏尚不知。遵化马军违令出兵,争先捕杀,虏觉,分骁骑来迎,余奔入山林。我军且剿且搜,虏逐北,伤死获十五颗。砖难前锋过韭菜山,我分击之,暮全师归。”“砖难”,又名“长昂”,其父朵颜卫左都督影克,隆庆元年九月勾结土蛮入犯永平,出义院口时被明军打伤,回巢即死。明朝命长昂袭父职,但不思图报,屡犯明边。朵颜卫驻牧于大宁卫(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位于明朝与北元蒙古政权(游牧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之间,经常勾结蒙古可汗图们札萨克图汗(明人称之“土蛮”)入境侵扰。

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万历元年总理戚继光出界岭口御敌。

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记载:“万历元年正月丙申,朵颜卫都指挥董忽力等率部落三百七十余人,至喜峰口关求赏。为守备邹轲擅役众军采木。勇士高儒激致忿争,军遂与斗,杀我通事及军丁十四人,掳十三人。我军夺虏人畜相当,监其四名。轲称采柞木争衣掩饬,且即关内夷掘取死级称追剿擒斩。四月甲寅,奉命谕喜峰口属夷献前争斗首事人及还所掠人口,问关路等官罪。丙子,属夷花大、伯彦兀等部落百余骑趋桃林口,提调刘德温率通事赵见等上关城。夷分二股:一伏白蜡谷,一突起河边,称讨赏图袭。见诘其盔甲弓箭不下马者,虏即齐发射。见死,德温督兵二百或依墙拒堵,或出关敌战,传烽,协守史刚、参将张爵等至,追剿乃遁,获三级。五月,谍报喜峰所杀军士贼夷,屯住界岭儿,待砖难等同犯。总理筹之,俟齐则并力,乘其方至而迅雷一鼓矣。乃图列险要,令南北诸将分道而进。庚子暮,由青山、界岭口出关,期黎明进营围剿。总理同署永平道徐学古由青山口驰界岭口。辛丑,齐至,虏尚不知。遵化马兵违令出,步兵争先扑杀。虏觉,分骁骑数十来迎,余奔入山林。我军且剿且搜。虏遂北,伤死多,获十五颗,马五十三匹,器物三百五十具。砖难前锋过韭菜山,我分击之。暮,全师归,请叙;其通事贺加儿入巢未回,宜赏;尖哨杨的山比阵亡,升级。原有临阵除前锋不许,各割取级亦不许,各官侵报,只以督军当先为功,其首级照营及马器变价均分亦不许,前锋擅取已有定议,俱如约。”

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总兵戚继光出界岭口擒朵颜卫指挥长秃。

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记载:“万历三年正月乙巳,兀鲁思罕(朵颜卫都指挥佥事,董狐狸六弟、长昂六叔,早期与明朝友好)报:长昂会董狐狸、阿只孛来(董狐狸二叔猛可长子,都指挥佥事)、伯先忽夫儿(董狐狸二叔猛可次子,都指挥佥事)、阿长秃老撤等借兵来犯,不与长昂,领骑四百余往沿边捉捕,要开马市。戊午,零贼至界岭口边外,谍哨私归,虚报贼去。是夜,头架岭等处捉拨军十名,杀四名。壬戌,董家口谍报:境有贼夷三十余骑先行,后不知数。总理命南北将领率兵出榆木岭、董家口等关,连夜抄截。癸亥,将昏,至聂门之北安,离边百五十里遇战,就阵斩获二颗,生擒贼酋一名长秃,长昂之亲叔。与义院(口)提调陈忠结父子以手伤一刀,擒时长昂亦杖击坠马,人不知为此酋也,遂跃马逃,获马三匹,阵伤南兵二名、北兵五名。”

《明史·戚继光传》记载:“万历元年(年)春,二寇(朵颜卫董狐狸、长昂)谋入犯。驰喜峰口,索赏不得,则肆杀掠,猎傍塞,以诱官军。继光掩击,几获狐狸。其夏,复犯桃林,不得志去。长昂亦犯界岭。官军斩获多,边吏讽之降,狐狸乃款关请贡。廷议给以岁赏。明年春,长昂复窥诸口不得入,则与狐狸共逼长秃令入寇。继光逐得之以归。长秃者,狐狸之弟,长昂叔父也。于是二寇率部长亲族三百人,叩关请死罪,狐狸服素衣叩头乞赦长秃。”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元年六月己酉朔。辛未(二十三日),部覆界岭、桃林二口军功,言斩获之数虽微,然使虏众败,酋首仅免,其发纵指示,破敌冲锋,或同事驰驱,或遥为声援,均当论叙,而尤推总理戚继光、兵备徐学古为首功。奉旨刘应节、杨兆、戚继光、徐学古各升赏有差。”“万历元年十一月丁丑朔。戊子(十二日),录界岭、桃林二口斩获功次,升授官军一十三员名。”

界岭口一带长城驻有许多客兵,有真定营(今河北正定)、保定营(今河北保定)、宣府营(今河北宣化)、德州营(山东德州)、辽东营(今辽宁)等。长城砖刻有“万历三年德州营秋防造”“万历陆年宣府营造”"万历二十一年德州营石部作头李思忠造"等。

隆庆四年夏界岭口长城竣工碑拓片(抚宁区文物管理所提供),有“总理练兵兼镇守蓟州等处总兵官、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凤阳戚继光”。从隆庆二年至万历十年间,戚继光对界岭口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加固,使得烽燧相望、关堡相连,《明史》称“继光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

界岭口失守与华北沦陷

山海关号称是“天下第一关”,意味着山海关失守,中原政权就会出现危机。但是界岭口要是失守,山海关就会出现危机。从这个角度说,界岭口可以号称“天下第一口”。

界岭口与山海关成掎角之势,遥相呼应,唇齿相依,一般情况下,山海关不容易被敌军攻破,一旦界岭口被敌人占领以后,山海关就“唇亡齿寒”“危在旦夕”了。明崇祯十五年(后金崇德七年,64年)十一月,清兵攻入界岭口。一年多后的崇祯十七年(年)四月,固若金汤的山海关就落入清军之手,明王朝政权随之土崩瓦解。

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崇祯十五年十一月,清军侵入界岭口。

《明史·陈泰来传》记载:“崇祯十五年(64年)冬,都城戒严,泰来陈战守数策。总督赵光抃言泰来与同官荆祚永素晰边情,行间奏报,宜敕二臣参预,报可。泰来又自请假兵一万,肃清辇毂。帝壮之,即改授兵科,出视诸军战守方略,召对中左门。至军中,奏界岭失事状,劾副将柏永镇论死。”

《崇祯实录》记载:“崇祯十五年十一月丁卯朔。戊辰,清兵大举入塞,分入墙之路界岭、青山。甲戌,屯永平之台头(营)。”

《清史稿·太宗本纪》记载:“崇德八年(崇祯十六年,年)五月庚子,努山败明兵界岭口。”

《清史稿·觉罗果科传》记载:“崇德八年,复与努山至界岭口诇明兵,与战,斩裨将一、步骑三百余。”

《钦定盛京通志·觉罗果科传》记载:“崇德八年,复偕努山侦界岭口,明将以步骑邀战,斩其将馘三百有奇。”

《钦定盛京通志·(钮钴禄)瑚沙传》记载:“崇德八年,贝勒阿巴防旋军界岭口,偕前锋统领努山往迎之,纵击明兵之蹑我后者,所俘获无算。”

《皇清开国方略·太宗文皇帝》记载:“崇德七年冬十月辛亥征明。谕毕,以奉命大将军印授阿巴泰。是日,遣前锋将领罗硕侍卫瑚沙随征明左翼军,前锋将领锡特库瑚礼布随右翼军,约入长城后,即先还报消息。比还,罗硕瑚沙奏言:左翼军前进地阔路平,便于行兵,两旗并行,沿途擒杀敌哨卒七十三人,获马三十三匹。十一月辛未,从界岭口毁边墙而入,有明大同兵二千五百人往守山海关,我军将入长城,即来拒战。我防军及骑兵两路击败之,获马四百三十三匹。”

《清史稿·努山传》记载:“崇德八年,上以贝勒阿巴泰等略山东未还,命努山率甲喇额真四、侍卫四、兵九十至界岭口,诇师行距边远近,遇明兵,斩守备一、兵三百馀,俘数十人,获马骡二百余。”

《清史稿·席特库传》记载:“崇德七年,克松山,从豫郡王多铎伐明,明兵自宁远至,击却之。以功进世职二等甲喇章京。旋率兵自界岭口毁边墙入,败山海关明兵。”

《清史稿·图尔格传》记载:“崇德七年十月,上命饶馀贝勒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以图尔格副之,帅师伐明。左翼道界岭口,右翼破石城、雁门二关,并深入,越明都,自畿南徇山东,南极兖州,克府三、州十八、县六十七。”

《清史稿·和托传》记载:“崇德七年十月,从贝勒阿巴泰伐明,自界岭口毁边墙入,至黄崖口。”

长城抗战:山海关战斗仅持续三天,界岭口战斗持续一个月

年月,东北军独立第9旅66团二营在山海关城外御敌

93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以追剿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不断向山海关方向增兵。到93年底,关外已有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第4旅团的步兵第5联队和第3联队,还有一个骑兵第8联队,总兵力已经达到多人。此外,山海关还驻有日本守备队、宪兵队约多人。而山海关城仅驻有东北军独立第9旅(旅长何柱国)66团的第一营、第二营。东门、南门,被日军把持,只有西门、北门为东北军把守。

东北军独立第9旅旅长何柱国(右二)指挥作战

年月日晚间0时40分,日本侵略军山海关守备队派人向火车站附近的伪满警察分驻所、日本宪兵队投掷几枚自制手榴弹,并诬陷为中国守军所为,要求山海关城守军东北军独立第九旅(旅长何柱国)第66团撤出山海关城。被拒绝后,时50分,日本守备队向车站和南关一带发起攻击。山海关守备队队长落合甚九郎少佐一面请求驻扎在绥中的第八师团第四旅团的步兵第五联队增援,一面电高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部,请求支援。

2日凌晨5点,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的3列铁甲车,载步炮兵余名,开到山海关车站。上午9时,日军守备队小队长儿玉中尉率部下70余人,在南关民房上架设机枪与平射炮,向我城上守军射击。儿玉率兵架木梯登城,当场被炸死。日军枪炮齐发,开始了全面攻城。

上午0点多,多名日军包围了山海关城的西、南、东三面,向我方阵地猛攻。敌炮30余门,向城内集中轰击。敌机8架,沿城投弹轰炸,坦克0余辆向我阵地攻击。我军将士奋勇还击。时许,日军炮空联合,集中火力掩护步兵向南门冲击,企图攀城。我官兵沉着应战,坚守阵地,激战达4小时之久。

1月3日上午8时,日机6架在山海关城投弹0余枚。0时,日军突用海陆重炮及空中投弹,向南门进攻。时许,日军第八旅团向山海关城展开,同时,停泊在南海的4艘舰船的陆战队登陆,以大炮掩护进攻,并有飞机十数架低飞轰炸。正午,南门及东南城角被敌人攀登占领。

到午后2时,日军再次总攻东南城角,将城墙轰成巨大豁口,敌兵跟踪突进,接着,敌军沿城进攻,坦克车从南门冲入。我军伤亡惨重,一营营长安德馨、二连连长刘虞宸、三连连长关景泉、四连连长王宏元、五连连长谢振藩等余人阵亡,一连连长赵壁等余人负伤。

3日下午3时50分,第66团团长石世安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出山海关城。整个战斗持续时间不到3天。

第1次北支進出経過要図昭和8年3、4月日军进攻滦东线路图(中村部队即步兵混成第33旅団,旅団长中村馨)

年月初,万福麟第53军第6旅(旅长缪澄流)由防地天津杨村开赴热河建昌县喇嘛洞一带布防,痛击西犯日军,敌人损失惨重。3月,第6旅改建为第6师,缪澄流任师长。奉命退守长城义院口、界岭口、青山口一线,旅部设在抚宁县台头营。为掩护本师右后方安全,在界岭口、义院口各留一个营防守。江惟仁团、刘元勋团(欠营)、田朝凤团(欠营)和师直属4个特种连、无线电队由师长缪澄流率领向界岭口以北开进。

当第6师到达界岭口后,江惟仁团占领界岭口左侧山巅(界岭口以西至罗汉洞阵地),刘元勋团占领右侧山巅(界岭口以东至箭杆岭阵地),构筑工事,准备迎敌。田朝凤团作为师后备队,师部设在台头营。但是团长田朝凤率部仓皇撤退,营长赵雷叛变投敌,6师陷入极大被动。田朝凤被撤职,由师参谋处长吕正操接替团团长(年0月投奔中共)。

界岭口、罗汉洞、黑龙头之线由江惟仁团防守。

为加强界岭口方向防御,何柱国第57军增派遣邱立亭第团协防黑龙头至青山口一线。

年月4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下达了将驻扎在奉天(今沈阳)附近的步兵第十师团混成第33旅团向绥中附近集结。3月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下达了关作命第号,命令混成第33旅团夺取界岭口、冷口,为第八师团开展热河作战扫清障碍。

关东军司令部关作命第号(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

3月4日,混成第33旅团(旅団长中村馨少将,也叫中村部隊)先头部队从绥中县出发,向干沟镇进发。同时接到上级命令,混成第33旅团由第十师团划归第八师团长西义一中将指挥,并分成两支纵队。3月8日,先头部队进入了干沟镇。左纵队由神宫司操中佐指挥的骑马讨伐队向界岭口进发,步兵第0联队第二大队向义院口进发;以其余旅团主力向干沟镇---界岭口一线前进。

3月日,日本关东军第0师团混成第33旅团(旅团长中村馨)向界岭口发动进攻。3月日午前0时,混成第33旅团旅団长中村馨就来到了界岭底下。敌以步兵第0联队(冈山联队,联队长人见顺士大佐)主力和第63联队(松江联队,联队长饭冢朝吉大佐)第二大队主力为左翼,对界岭口以东阵地进行佯攻,主要是配合右翼进攻;以第40联队(鸟取联队,联队长冈村元大佐)主力和第39联队(姬路联队,联队长北洋贞治中佐)混成大队主力为右翼,攻击界岭口以西阵地;以野炮兵第0联队(联队长谷口元治郎大佐)主力为基干编为炮兵队,专门协助右翼队作战。

日军一个标准的步兵联队有0人。下设有三个步兵大队,一个标准的步兵大队有00人,下设四个步兵中队(80人)、一个运输中队(0人)、一个机枪中队(74人)和一个炮兵小队(55人)。一个步兵中队下设三个步兵小队。一个步兵小队下有一个机枪组(两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两个掷弹筒)和两个步枪组,人数60人左右。

罗汉洞旱水关位于界岭口以西四里,日本侵略军选准旱水关为突破口(照片选自“野驴队的博客”)。江惟仁团在罗汉洞布防,坚守阵地。

罗汉洞旱水关图片(选自“野驴队的博客”03年4月6日拍摄)

旱水关

昭和8年度満洲事変第73情報(年3月6日,混成第33旅団作戦报告,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

昭和8年度満洲事変第75情報(年3月9日)混成第33旅団界岭口战斗伤亡报告

日军攻占界岭口长城

SpokaneDailyChronicle美国华盛顿《斯坡坎州每日纪事报》年4月5日报道:中国士兵阵亡人,大约人逃往永平(卢龙)。

6日拂晓,日军步兵第四十联队第十一中队开始攻击,于7时占领长城一角,从罗汉洞方向突破守军阵地,界岭口失守。午前时,日军进至郭家场、石家沟一带。

由于义院口方面吃紧,旅団长中村馨决定将野炮兵第0联队第五中队配属于步兵第四十联队长冈村元大佐,编为冈村支队,令向界岭口后退,确保界岭口阵地稳固;把步兵第0联队第二大队及野炮兵第0联队第四中队配属于步兵第0联队长人见顺士大佐,编为人见支队,往援义院口,一并指挥步兵第0联队第二大队及其第一中队,占领义院口。其余部队在界岭底下集结。

7日凌晨,国民党第6师缪澄流部向日军发起反攻,收复了箭杆岭,并从龙泉寺、王家黑石向界岭口左右两侧阵地进攻,时收复界岭口及其附近阵地。由于日军界岭口方向弹药严重不足,仅剩00发,需要等待8天,弹药才能得到补充接济,所以旅団长中村馨又把人见支队调回界岭口。

8日至0日,两军在界岭口、柳树沟、箭杆岭反复展开争夺战,战斗异常激烈、艰苦,尽管中国军队伤亡较大,但是阵地依然在中国军队手中。日以后,敌我双方形成对峙状态。日军又对兵力重新进行了部署,以步兵39联队混成大队主力为右翼队,以步兵第0联队主力及步兵第63联队第二大队为中央队,以步兵第40联队主力为左翼队,以野炮兵第0联队为炮兵队,以飞行第0大队第三中队协同作战。4日拂晓,开始攻击,突破当面之敌,正午之前挺进至郭家场、标高高地一线。这两次界岭口战斗,日军阵亡9人,负伤40人(《満洲事変作戦経過概要》第二卷)。

日本陆军省发表的年3月日至4日间日军伤亡情况报告

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派遣飞行第一中队飞机到冷口、界岭口附近侦查,为迎专八支队和混成第33旅团攻击提供情报。

《歩兵第40連隊史の概要》昭和8年界岭口战斗记载。

3月3日,日军独立守备队岩田支队(步兵中佐岩田文男)、砂川支队(支队长砂川泰)、赤城支队(支队长赤城茂三少佐)攻占义院口。4月日、4月4日攻占石门寨、海阳镇。4月8日,日军第8师团向混成第33旅团下达攻击界岭口并向台头营推进的命令。4月0日拂晓开始攻击自石家沟西侧到小岭东侧的高地6师阵地,遭到顽强抵抗,一直苦战到日没时分毫无进展。0日午后时0分,日军增援部队早川支队(步兵第30联队联队长早川止大佐)赶到界岭口。4月日,日军第33旅团发起猛烈攻击,夺取小岭东面名叫一棵松的高地。当夜,早川支队主力加入第一线力攻,由于敌人炮火猛烈,守军第6师伤亡过重,战况逆转。

清末畿辅舆地全图界岭口至冷口关隘图

由于冷口失守,国民党第6师孤立无援,怕被敌人切断归路,日晨,向台头营方向撤退,日军第33旅团全线追击。3日午后,日军攻占台头营。此次战斗,日军战死9名,负伤33名;中国守军第6师约4人,阵亡56人。4月5日半夜从台头营出发,于4月6日晨攻入抚宁县城。

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长西义一中将给混成第33旅团下达的作战命令(八师作命第4号),命令混成第33旅团务必确实占领界岭口。

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落后,空中又没有飞机火力支援的情况下,与日军拼死搏斗,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抗争精神。由于日本侵略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抵抗,使日军死伤惨重。如今犹可见界岭口西公里的旱水关附近的几座敌楼外墙弹痕累累,内有7处侵华日军刻字:

(昭和八年)三月十六日步四十·十一占領(网友图片)

“昭和八年三月十六日”“步四十ノ占領”(网友图片)

“ノ”是日语片假名,平假名为“の”,读作“noú”,中文“的”“之”的意思,不是汉语中一撇“丿”。“步四十”,步兵第四十聨隊。

昭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步兵四十聨隊

第十一中隊

占領

界岭口长城敌楼内日军刻字:“皇纪二五九三年三月十六日”,“大日本步兵四十联队十一大队”。日本皇纪二五九三年,即昭和八年(年)。(网友图片)

昭和八年(三月十六日)

步四十·十一步兵第四十聨隊第十一中隊

志水伍長戦死之所(网友图片)

昭和八年(年)三月十六日步四十·十一志水伍長戦死之所(步兵第40联队第中队的志水伍长被击毙)。伍長,日军低级军衔,相当于我国的班长。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日军档案中尚未找到志水伍长死亡的记载。(网友图片)

第十師団

步四〇ノ占領

昭八·三·十六(网友图片)

步兵第40連隊,属于関東軍第十師団下属連隊。

缪澄流(90~),字开源,辽宁开原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毕业。99年3月调升东北边防军第6旅(辖三团)少将旅长。93年5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独立第6旅(辖三团),仍任少将旅长。年3月独立6旅改编为第6师(辖三团),升任中将师长。年0月晋升陆军中将、第57军军长。年0月因涉嫌“叛国投敌”被关押审查。年月撤往台湾。年月日在台北病逝。界岭口抗战功劳不亚于喜峰口、古北口,就是因为后来的“叛变投敌”而淹没了。

江惟仁(~),字泽庵,号宅安,安徽省庐江县人。93年任缪澄流6旅团团长,年3月升6师副师长,扼守喇嘛洞、界岭口。对于日军侵犯,江惟仁率领官兵坚守阵地,英勇杀敌,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在飞机轮番轰炸的掩护下,日军拼命冲击,我军阵地几乎被敌人猛烈的炮火所摧毁,伤亡十分惨重。副师长、团长的江惟仁亲临阵地指挥两师加一团兵力(缪征流6师、沈克08师、邱立亭团)对敌作战。二营营长胡忠林不幸中弹后,生命垂危。江惟仁抱着胡营长说:“吾弟受伤过重,万一不幸,吾当与汝同死于此。”胡营长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望将军为国珍重,可迤退再整师旅歼灭敌寇,吾死亦瞑目矣!”说完即逝。江惟仁泣不成声,悲痛欲绝,欲拔抢自戕,为左右劝止,退出阵地。回营后,他挑选五十名勇士,组成敢死队,由武术教官齐奎三率领,突袭敌营。战斗中,齐教官左臂受伤,教官当即用右手砍断左臂,仍狂呼杀敌,敌为之震慑,相顾失色。稍顷,江惟仁又带伤亲率一营锐士百余人冲击,敌人望风披靡,慌忙退却,他们终将阵地夺回,并将胡营长、齐教官尸首抢回。年春至年3月,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学习。毕业后,任第9军何柱国部08师师长,驻扎于甘肃省合水县一带。年4月,应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于学忠邀请,江惟仁离开庐江赶赴前线参加抗日。4月3日,抵蒙城吕望集姜子牙庙住宿,被闻讯赶来的蒙城日军骑兵包围,江惟仁与日寇猛烈对射,弹尽后,壮烈殉国。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江惟仁为革命烈士。

江惟仁题字铜墨盒

诗人张喜海为江惟仁烈士题诗云:

扼守界岭口,戍防山海关。

同倭拼刺杀,无几可生还。

然尔凭剽悍,冲锋逐日蛮。

夺回吾阵地,勇士永留颜。

刘元勋(--97),原名洵,字一庵,山东博兴人。东北讲武堂第9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期毕业。年月任东北陆军第6旅团团长,年月任第53军6师师长,年5月任第53军30师旅旅长。年月任陆军步兵学校少将教官,年5月任少将班主任。年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事主任,同年月在重庆参加起义。年回济南。年任济南市槐荫区合作商店主任。97年4月日去世。

邱立亭,出生于吉林。东北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被授予少将军衔,年退役。民国4年7月7日,因在国民党第57军第0师第团团长任上,于长城抗战御敌有功,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年3月6日,日军攻占界岭口村后,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杀害了手无寸铁的卢明远、徐文连、王春、吴顺、卢盈、徐文祥六位村民。

年4月,日寇又在界岭口村设立伪満洲国国境警察署,由日军一个小队30多人驻守。5月3日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签订后,伪满警察署迁往界岭口村外三里的庆祥店村(当时尚未建立伪满青龙县)。年卢沟桥事变后,伪满国境警察署又迁回界岭口村。94年月,伪满国境警察署撤走,进驻日军守备队一个中队00多人,还有伪满洲国军一个营多人,青龙县一个伪军大队张金祥讨伐队00多人常驻界岭口。加上日军家属共有七八百人。为了给日伪人员腾地方,日军强迫界岭口城里50多户、50多居民全部迁到城外居住。为了实行铁血统治,日寇将界岭口口里口外十几个村实行保甲制度,设立“里七保”(界岭口、王家沟、柳树沟、郭家场、贾家河、罗家沟七个村)、“外七甲”(花果山、大小罗汉洞等村),不顾老百姓死活,强迫这十几个村庄无限度地缴纳粮草,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以泪洗面,艰难度日。

《大阪毎日新聞》.5.8(昭和8)

長城今や危険!皇軍、灤東に総出動支那軍の徹底掃滅を期し物凄き前哨戦を開始

到年5月8日,日军攻陷整个滦东地区。

大阪毎日新聞.0.8(昭和8)

長城各関門は支那領土とす満洲国の公明な態度で満支の国境愈々確定

日本侵略者称长城各关门及以内为“中国领土”,长城外为伪“满洲国领土”,长城为中国伪满“国境线”。

大阪毎日新聞.8.9(昭和9)

愈々長城線に支那側税関を設置二十二日先ず古北口から徴税天津海関布告で公表

年8月9日《大阪每日新闻》报道:为了控制日本非法商人走私活动,中国在界岭口等处设立中国海关。

大阪毎日新聞..8(昭和9)

満支国境税関設置確定

年月,伪满洲国也在界岭口村设立海关,对往来客商进行大肆盘剥。台头营天齐庙会号称“京东第一市”,来自广东、江浙一带和热河、蒙古、东北等地区前来交易,因界岭口设立中国、伪满洲国双重海关,双重课税,雁过拔毛,台头营商业慢慢地萧条了。

年8月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驻扎在界岭口的日本侵略军撤走,冀东八路军收复失地,界岭口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界岭口张宝金摄

从历史中走来,界岭口的未来前景更加美好

界岭口是一个“自然的美、美的自然”的地方,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历史资源厚重,开发潜力巨大。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加之人们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束缚,界岭口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近些年来,在抚宁区委、区政府和大新寨镇党委、政府、市帮扶单位、区直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和帮助下,界岭口村有了新的起色。04年,界岭口村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06年又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

山青水秀界岭口

一枝一叶总关情。抚宁区委、区政府领导始终关心和支持界岭口的发展。08年以来,抚宁区委、区政府与国际知名企业碧桂园集团合作,积极谋划界岭口乡村振兴项目,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碧桂园专家团队在界岭口村考察

考察归来,抚宁区委、区政府领导与碧桂园专家团队交换意见

在政务中心会议室,碧桂园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项目设想

抚宁区委书记孙志川、区委副书记、区长焦大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颖、副区长李志明等认真听取碧桂园专家们的意见。

08年月5日,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国强基金会副理事长李静,助理总裁、国强基金会秘书长、社会责任部总经理罗劲荣,社会责任部副总经理刘刚、北京区域副总裁林伟营、北京区域执行总裁邢子坤、农业控股公司副总裁柯建浩等到界岭口村实地考察。

08年月日碧桂园集团项目负责人刘刚、林伟营等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颖等陪同下到界岭口村考察。

碧桂园集团项目负责人刘刚、林伟营等在界岭口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座谈会上发言

碧桂园集团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颖等陪同下到界岭口村外考察

08年月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颖与碧桂园专家讨论界岭口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桂园集团界岭口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负责人与抚宁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大海、界岭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讨论设计方案

08年月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颖陪同碧桂园集团项目负责人到燕山食品公司考察板栗深加工项目。

碧桂园集团编制的界岭口乡村振兴初步方案

09年月日抚宁区党政联席会议正在听取碧桂园集团项目负责人规划汇报。月8日区党政联席会议再次听取了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对有关问题进行协调调度,力争加快乡村振兴实施步伐。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集边关文化、民俗小吃、采摘娱乐等于一身的农旅综合发展的新界岭口将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我们祝愿界岭口村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zhongzx.com/szxly/1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