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年度人物评选由社科学院主办,每年提名多名在学术成绩、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文体比赛等方面突出的候选人。依次经过提名、投票、院系导师筛选后,选出社科学院5名同学或团体,并在4月13日的社科学生节晚会上进行现场颁奖。
接下来,就为大家具体展示今年12位候选人的精彩事迹及自我陈述,别忘了在文末为你支持的年度人物投出宝贵一票哦!
1.丁玥
社科54心理学专业,曾任-学年、-学年秋季学期校体育代表队啦啦操队队长,-学年校团委礼仪志愿服务团团长,曾获学业优秀奖、综合优秀奖、体育优秀奖。-、-全国啦啦操联赛(清华大学站)花球青年丙组第四名
她喜欢大笑,喜欢交朋友,也喜欢帮人忙,对很多事情都很感兴趣,于是做了很多年轻时候不做就晚了的事。
她在高中的时候就很向往大学里蹦蹦跳跳的舞台,于是参加了啦啦操队,带着一个最年轻的C类队拿了北京市、全国的各种比赛的奖项,参加了各院系学生节、马杯运动会、校庆活动、篮球比赛、跨年晚会的各种活动,在她的任期中啦啦操队荣获了优秀C类队称号。
她喜欢在被人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比如在紫荆礼仪队换任的时候接下队长任务,再比如,社科五大班在大三时需要组建班委时接下支书,又比如,社科学生节节目排练、健美操比赛排练的时候,她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还比如,因为有清华暑校情结,入校以来两年参与暑校活动,参加了招生志愿者活动,并获得了优秀招生志愿者称号。
她在学习之余也参加过一些实践活动,去支教、去调研、去在实验室里探索有趣。她希望一直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开心快乐、顺心如意。
吉芳临,社科学院心理系15级研究生,社科学院研究生工作组德育工作助理,负责研究生新生和集体建设等工作,清华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她说,在社会工作中,受益最多还是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她历任社科硕党支部、社科硕党支部书记(带班助理),从同学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带领社科硕党支部荣获“清华大学先进党支部”称号,个人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党支书虽然是学校党建工作最小的服务岗位,但是作为团结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个岗位上,她学会了事事为同学们着想,学会了如何与同学们沟通,,如何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在班级工作的锻炼中,逐渐懂得在集体利益面前要敢于牺牲个人利益,逐渐学会社工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在学习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加许多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参加清华大学研究生骨干“知行计划”海外实践,考察在德中国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在研发、管理、制造、供应链和服务等各个价值链环节推进信息化和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实地调研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巴黎高师等十余所著名高校,考察其国际化培养模式,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参加清华大学基层研究会组织的短期挂职实践。挂职银川市贺兰县经济发展与改革局局长助理,工作主要涉及工信办、产业办、党委办等办公室,调研民生民情,感受清华人应有的担当。带领实践队赴广州开展积极心理学就业实践调研,实地调研广州大学、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道、广州市消防支队、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为构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体系,对大学生、中学生、社区居民和公安消防队员四个群体进行了积极心理学调研。
学术社工双肩挑,是她研究生三年期间最满意的答卷。
2.吉芳临
3.李秋甫
李秋甫,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博博士生。
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介绍自己:第一个关键词为“学生党员”,我从大学刚入学的军训开始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课的培训和组织的考察,我光荣地成为唯一一个班级发展的第一批学生党员,此后,我也一直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牢记在心,担起在肩,在生活中热心帮助同学,在思想上积极学习进取;
第二个关键词为“以行求知、奉献成长”。从本科四年到现在的博士生一年级,社会工作成为了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从院系的团委、TMS、学生会组织,到在年12月成功当选为清华大学第四十二届学生会主席,再到年1月成功当选北京市学联第十二届第二任主席,从院系到学校再到北京市,变的是不同的岗位与不同的思考,不变的仍然是我“以行求知、奉献成长”的坚守。在院系时,我成功整合相关资源,开创了党团共建的新模式;在学校时,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策划了一系列的公共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