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张洹睿,今年14岁,是绥中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十二班的学生。2月8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家乡绥中按下了暂停键,从未经历过如此重大灾难的城市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他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小、个子矮选择在待在家里,而是不惧危险,积极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活动。
当得知社区需要大量志愿者的消息时,他让妈妈第一时间联系社区,询问自己当志愿者是否符合条件。电话里社区人员说:孩子年龄太小怕吃不了这样的苦,委婉地拒绝了。挂断电话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要求爸爸和他一起去社区。
达到社区后工作人员对他说:你太小了。他却昂着头说:别看我年龄小,我可是会做很多事呢!经过软磨硬泡,终于成了绥中镇工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名年龄最小的志愿者。
在防护服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他和爸爸只佩戴了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就毅然奔赴盛华园二期B段(二鹏超市)核酸检测点。他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主要负责一次性采样标本的拆封操作,确保医护人员可以直接抽出采样器供居民检测,并收回采检标本装入封箱管,以节省等待时间。他还帮助录入信息、登记楼号、维持现场秩序,耐心引导群众戴好口罩,不断向前来检测的人大声提醒排队时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做完核酸后不要吐口水等工作。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
晚上九点多现场检测的人丝毫不见减少,晚饭都没有时间吃,此时早已是饥肠辘辘,再加上夜晚寒冷的天气,手脚已经被冻得红肿发痒。但看着源源不断前来检测的居民,他顾不上这些,同其他志愿者一起继续坚守着各自的工作。最终,所有工作人员在深夜十点四十完成了当天的检测任务,连续两天都是重复这样繁琐的工作。
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时,爸爸问他累不累,他认真的回答到:“能不累吗?但能为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以及身边的人做点事,我感觉到很满足,也很幸福,对自己更是一种锻炼。与医护人员共同奋战过,我才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感受到爱和温暖,以及党和国家带来的关怀。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加倍努力学好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发挥青年人的先锋作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奋斗与担当中谱写无悔的青春。”
志愿者虽然从事的都是一些细微的工作,但千千万万个志愿者的小举动一定会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巨大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驱散阴霾,迎来久违的阳光。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摘掉口罩,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这段经历;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无拘束地和亲人、同学、朋友们坐在一起……